暂无数据
一、准确把握新增居住权制度的立法目的与丰富内涵《民法典》增加居住权制度,是立法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关于保障人民群众“住有所居”的重要举措之一,具有稳定居住权人生活居住需要的功能。... 查看详情 >>
(八)法教义学必然排斥后果考量?与上一个批评相关的是,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对立有时被刻画为法条主义与后果考量,或者说规则取向(规则至上)与后果取向之间的对立。言外之意,法教义学必然... 查看详情 >>
(五)法教义学仅是一种“德国现象”?不可否认,从发生学的角度看,法教义学主要是从欧陆尤其是德国法律文化传统中成长起来的。因此,有批评者认为,法教义学只是一种独特的“德国现象”,天然... 查看详情 >>
(二)法教义学与法解释学(法学方法论)的关系有一种并不罕见的观点认为,法教义学其实就是法解释学。言下之意是没必要在早已有“法解释学”这个概念的情况下,再引入“法教义学”的称谓。甚至... 查看详情 >>
中国民商法律网本文摘编自杨彪、林艳祺:《非婚同居中的家务劳动补偿请求权》,载《政治与法律》2020年第12期。本文未经原文作者审核。【作者简介】杨彪,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;林艳祺,中... 查看详情 >>
12年 (优于70.84%的律师)
169次 (优于99.08%的律师)
152次 (优于99.23%的律师)
147311分 (优于99.78%的律师)
一天内
6406篇 (优于99.84%的律师)